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循明 > 第两百一十七章 反击

第两百一十七章 反击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紫禁城,煤山,歪脖子树下。

    崇祯躺在帐篷里,两旁是一摞奏本,他举着双手,看着来自于都察院以及六部的‘督战’奏本。

    这些奏本的内容大同小异,要么弹劾李邦华等人怯战,要么就是有损国威,要么就是固守必败,总之,要求尽快出战,将建虏赶出去。

    崇祯扫了眼,就扔到一旁,道:“今后这类奏本,不用给朕看了。传话给内阁,不知兵之人,不得擅言兵事,肆意上书,祸乱军心者,严惩不贷!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王承恩应着道。

    这时,里面的周皇后将崇祯的被褥换了一遍,看着崇祯就这么躺在那,毫无帝王样,抿了抿嘴,轻声道:“陛下,要不,回宫吧?雪越下越大,天气寒冷,底下潮湿,不能再待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抬头看了她一眼,道:“行了,你早点回去吧。再见见那些命妇,安抚一下,朕都不慌,轮得着他们忧心忡忡吗?”

    随着建虏绕过辽东,直入蓟镇,蓟镇离京城不过两百里,京畿自然是人心惶惶,不说谣言四起,已经有人逃离北京城了。

    周皇后见状,顿了好一会儿,也没说话,从崇祯边上爬了出去,整理下衣服,见礼之后就走了。

    崇祯拿起边上的战报,慢慢的翻起来。

    有迁安的,有遵化的,也有蓟州的,唯独没有辽东的。

    崇祯翻了许久都没有找到,不由得自语道:“袁崇焕,毛文龙等人还没有消息……是遇到什么困难了?建虏还留有后手吗?”

    崇祯猜测不透,便重新审视一道道战报。

    实则上,也没有什么新鲜的,从开战到现在,二十多天,明朝一直是固守不出,根本不给建虏一点机会。

    是以,建虏虽然占据了一些大小城堡,可却颗粒无收,并没有额外的补给。

    孙承宗综合各处战报,仍旧是‘以试探为要,等待建虏粮草枯竭’。

    “等……”

    崇祯自语,他内心同样焦急,恨不得大军出去一战,但他清楚,那不是最好的战略。

    明军出城,将会正中建虏下怀!

    崇祯元年,十二月二十二日。

    不大遵化城上,飘满了雪花,大雪仿佛不会停一样,断断续续已经下了五六天。

    李邦华站在城头,看着远处虎视眈眈,似乎随时都会再次进攻的建虏兵马,白发飘飘,微笑着道:“建虏现在是进退维谷了。”

    王元雅哈着双手,道:“堂官,这些日子,建虏死在城下的,怕是有万人了,伤的更不知道多少,折算近半了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心里一直想着留下建虏,但李邦华一直不给他机会,听着两人的对话,并没有出声。

    李邦华瞥了眼肩膀上的落雪,道:“建虏来时,用了近一个月,现在大雪漫天,回去用时会更长,他们的粮草,坚持不到回去了。”www.

    王元雅一怔,忽然警醒,道:“堂官,这黄台吉不肯撤兵,不会还有别的什么主意吧?”

    李邦华转头拍了拍肩膀的雪,道:“要是之前,他们或许还有,现在只能孤注一掷了。”

    他说着,心里不由得暗自莫名的惊疑。

    这一切,从当今继位就开始布局,一直到现在,若不是布局的早,建虏这般来势汹汹,只怕京畿就危险了。

    李邦华说着,就瞥见杨嗣昌欲言又止,不由得笑着道:“好了,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,陕西总督洪承畴,率领陕西,大同兵马,总共三万人,现在应该已经出了喜峰口,绕行长城,择机进宫大安口等处。”

    不等杨嗣昌反应,王元雅就惊呼道:“这就是陛下说的关门打狗吗?”

    李邦华抱着手,看着建虏大营方向,笑着道:“最多这一两天,建虏就应该收到消息了,不论沈阳破与不破,建虏势必军心大乱。”

    袁崇焕等人出大小凌河,北上进攻沈阳,建虏必然第一时间派出骑兵通知前方的黄台吉,是以,等到大明这边收到成败消息的时候,慢一点的建虏,应该也收到了明军北上的消息了。

    杨嗣昌深吸一口气,强行按住冲动,保持耐心。

    在明朝这边运筹帷幄,不慌不忙的时候,建虏内部的争吵声已然到了控制不住的程度。

    雪越下越大,建虏的粮草越来越少,死伤不断,偏偏不大的遵化城如同铁铸一样,没有任何被攻破的迹象。

    这些,与他们之前得到的情报完全不同!

    他们被明人给骗了!

    几大贝勒与黄台吉的争吵越发激烈,已然到了公开化的地步。

    济尔哈朗,岳托等人

    都清楚,现在回去,国人只能饿肚子等死,是以,反而坚定的支持黄台吉。

    代善,莽古尔泰等人则更为清醒,认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